为了这个政绩,半月前关兴茂就下达了工役告示,全城每家出丁一人,清理城内垃圾,平整路面堆土,这也是顾麟给出最低的要求,这不清理不知道,半个月来每天清理出城的垃圾把城外一处水洼地,垫高了足足三丈。

明朝像郓城这样城池都一样,普遍尘土飞扬,垃圾遍地,牲口的粪便夹杂着烂泥土及一些腐烂菜叶,沾的到处都是,街道两边的人家生活用完的水,直接泼在街道上,所以不管是下雨天,还是不下雨,街道上总是湿嗒嗒的。这样的生活条件,得病最多的就是肠胃引起的各种病,碰到一点疫情就不得了,感染速度惊人。

看看百姓人家中的生活方式就明白了,当然对大户人家来说这些不重要,离自己太远,可是一般百姓人家占大多数,家中做饭吃饭全在地上,地上放几块砖头支撑着一只瓦罐,下面直接点着柴火,熏的房内全是黑黑的一层,而吃饭时也一样,就蹬着吃,如果有下饭的菜,就放在地上。这可不是在瞎说,没有电视里面古代的场景,每家每户都是桌椅板凳地放着。

一些小门小户可能全家中只有几只凳子,又或是一只桌子,对于一般的老百姓来说,每日能吃上饭就不错了。可以这样说吧,直到五百年后的年代,去往边远山区里面,可能还能找到这样的生活方式,这不是贫穷,而是一种习惯,最穷难道还不能支棱起一块木板当饭桌吗?

这城中的垃圾同样如此,日积月累,大家见怪不怪,生活在臭气污水中也已经习以为常,这也是一种习惯,等到真的清理时,才会让大家万分震惊,城中的垃圾之多,可能再清理半月也清理不完。一些常年的积水变成了臭水潭,排水暗沟堵塞,造成城南门多年积水,一到夏季蚊虫漫天飞,路边的吃食摊上爬满了绿头蝇,人走过立马轰的一声飞起。

对于这种路面,顾麟早就有一套办法,以前在庐州城内就是这样做的,首先就是清理街道边上各种垃圾,以及各门各户长年堆放门口的各种破烂瓦罐,这一点在县令关兴茂的发动下,经过半个月的清理已经差不多了,中间碰到有些民户不愿意就抓进县牢关了起来,什么时候路修好,什么时候放人,也是顾麟出的办法,对于关兴茂来说,这些叼民就是喜欢闹事,想挡住本县的政绩升迁,就是断了自己的前途,所以态度很强硬。要不然顾麟一个外来户,就当你有使不完的银子,休想动土分毫。

别看在城中做一条路很省事,在没有机器的助力下全靠人工肩担手挖,还是很不容易的,首先就是在路两边靠近民户的地方挖沟,埋入预先成形的水泥涵管,每十米就做一个竖井,上面盖上水泥做成的盖子,盖子上面留有漏水孔,接着再平整路面,做这些出工,全是县令关兴茂兴的役工,这些役工衙门不会发工钱,也不会提供吃食,连口水也不会提供,当地衙门每年都会兴几次役工,也就是劳役,用于清理河道,修筑城墙等,朝廷是允许的。

好在这一次的役工在自家城内,如果在几十里外就艰难了,役工除了自带干粮,还要自带席被。

相比之下,商贸城的筑路人员是每日发放工钱的,还统一发了藤帽,一件绿色背兜,这些人在几十位工头的带领下,用手推车运送距城三里外的水泥、沙石,在需要浇筑的路面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大明求生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旗只为原作者拉拉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拉拉袖并收藏大明求生记最新章节第三百九十九章 郓城往事(上)_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