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八月十三日,皇帝朱见深突然又一次病倒卧床不起。过后有内廷传出消息告诉文武大臣,是因为腹泻导致身体虚弱,需要调理几天。群臣对此也并未在意,毕竟皇帝陛下自失去万贵妃后,无心朝政,加上原本口吃的毛病,身体一直欠佳,这一次偶尔染疾,也属正常。

正因为无心朝政,考虑到朝政不可久废,让文武百官每日到文华殿朝见皇太子,让皇太子代政,可是这一次,病情反反复复连续八天,让人没想到的是,皇帝在二十一日突然“大渐”,也就是病危。

在这里首先要插入一个只有穿越者才能明白的“事件”,说是事件,就是站在时间历史的高度,回看历代大明皇帝的“命格”,首先要从一部书说起。

在明孝宗弘治年间,朝廷组织人手编纂了一部大型综合性本草《本草品汇精要》,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彩色本草图谱。这样一本巨著在完工之后,竟然被藏于宫中,始终未能传世。直到近两百年后,才于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在内库中被发现。

这本煌煌巨著之所以一经完工就被束之高阁,关键原因在于其修纂官、太医院院判刘文泰犯下了误诊害死当朝皇帝孝宗朱佑樘的重罪。实际上不单单是朱佑樘,其父宪宗朱见深之死,也和刘文泰有着密切的联系。

朱见深十四日不适,十七日的时候朱见深告诉群臣自己病情已经好转,到二十一日突然“大渐”,其中跟太医院掌院事、通政使刘文泰有着关联,到了大明万历时著名史学家沈德符所著的《万历野获编》中,太医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就是废物一般的存在。“京师向有谚语云:“翰林院文章,武库司刀枪,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盖讥名实之不称也。”

明朝总共存在了二百七十六年,一共有十六位皇帝。其中,寿命最长的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足足有七十一年。然后是朱棣,寿命也有六十五年。然而,从明朝的中后期开始,大约也就是从朱棣开始,接下来皇帝的寿命都没有超过朱棣和朱元璋的。尤其是朱由校,只活了二十三年就崩逝了。

终年41岁的朱见深,在成化十一年的时候就感叹自己“老将至而无子”,但是那个时候朱见深只不过28岁,可见当时朱见深的身体之差。也就是说皇帝的这一支出现了问题,而这一支的.asxs.正是朱棣。

从朱棣开始看一看,除去早夭的朱高爔以及谋反被杀的朱高煦,朱棣只有朱高炽和朱高燧两个儿子。再看朱高炽的子嗣,也就是朱棣的孙子辈,总共就只有十个,十子朱瞻埏15岁就去世,其余九个中有四个连后代都没有,这样也就剩下了四个有子嗣的藩王。而成为皇帝的朱瞻基也只有朱祁镇和朱祁钰两个儿子。一直到明孝宗朱祐樘,也只有两个儿子,还一个早夭,只剩下一个独苗朱厚照。

当然,这并不是朱棣抢了侄子皇位的报应,而是朱棣自身的健康就有问题。要知道,朱棣是在北征回师的途中突然暴病而亡的。那么是什么病呢?也许朱棣的病就是后人推测的高血压、心脑血管之类的遗传病。而当时落后的医学技术肯定是测量不出朱棣真正的病情的,这样的遗传病也就一代一代传下去,导致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寿命都偏短。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大明求生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旗只为原作者拉拉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拉拉袖并收藏大明求生记最新章节第三百九十九章 郓城往事(上)_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