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章子俊对这些化学并不了解太多,只是给明朝匠人指明一个方向,让科技学堂学成的学生去实验,因为当初科技学堂所教学的书本,是从章子俊穿越而来的电脑中抄录下来,其中化学这一类是初高中的书本,还有物理及数学。回想当年躲避石亨迫害,在老丈人家躲避时,姚颖、子雅她们抄录了一年,把电脑、电瓶、太阳能板直接干到报废才不得不罢休。

这一晃眼已近四十五年来,作为一个穿越者来说,能达到现在的成就已属不易,可以说经过培养了整整一代新人,才刚刚开始发力。也说明中国千年来在这漫长的时间中,所采用的只尊儒家罢黜百家的育人方式,固步自封,盘桓不前有很大的因素。

东胜城东门外,两军对持时,章子俊手拿着望远镜一看后就发出了哈哈呵呵的猪叫声,因为看到的是两军大营只相隔五里,又是一望无垠的平原,如果开战时,两军排阵各前出二里的话,鞑靼的所有人马就在火炮的射程内,按目前所装备的百门重炮射程就能直接打到城中去,大将军炮能打二千米,御虏炮能打一千米计算,这仗估计一轮火炮齐射,就能把鞑靼全部干翻,根本用不到虎蹬炮。所以在开炮前撤掉了铁丝网,虎贲团一营在左侧、三营在右侧,二百辆车马披甲摇车居中,虎蹬炮安放在每辆摇车的中间,每隔一辆摇车,就放置五门虎蹬炮,跟在后面的就是步兵枪榴团一营在前、二营在后带着中军就做好了冲锋的准备。随后就是后勤车马营的三千辅兵收拾战场。

如果在冷兵器的战场,这样的阵容及排兵布阵没毛病,两军对阵后,排兵前出,中间空出一里地作为厮杀战场,先是小队游骑,随后就是大阵压上,相互杀戮冲锋,谁先倒下崩溃谁输。显然鞑靼还不知道明军采用了大量的火炮。因为此时的火炮笨重异常,移动困难,还是浇注铸造的炮筒,全部作为固定城炮用途,两军对阵根本来不及布置火炮,有的也只是能发射二三百米的小炮,而且数量有限,而章子俊采用中碳钢为芯,低碳钢为皮,直接把二个钢管热融在一起,就拿重炮来说,炮管的厚度不到两公分,可口径达到了十五公分,只是在炮口及炮后的发火处做了加强的外筘筋,为了尽可能避免炸膛,加上火炮在制造时,本身在发火药处的炮管加厚了一倍,在测试中使用定装的推进药包,有点像二战中日式75毫米口径山炮,因为放大了口径及使用黑火药,射程没有那么远,而大将军炮就是重炮的缩小版,因为重炮的重量是六百公斤,需要三至四匹马拉,大将军炮只因缩小了口径,只有四百多公斤,一匹马也能拉动,当然在配置上是双马拉。再说御虏炮就是大将军炮的又一次缩小版,口径不到十一公分,重量极大减轻,一匹马能轻松跑,所有的火炮口径大的原因是因为目前使用的是前装弹药,只是把炮弹分成了二部分,先装定装的发射药包,再装木托炮弹,接下去炮手用针刺破发射药包,插上导火索后点燃即可。

按目前来看所有的火炮缺点就是射程不是很远,重炮的最大射程不到三公里,大将军炮只有二公里不到,御虏炮只能打一千米内,而虎蹬炮只有三百米,就是这样,也是当前最强火力输出了。要说章子俊的火炮有多么先进还谈不上,就是在重量上减轻了以往厚重粗笨的炮管,能装上轮子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大明求生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旗只为原作者拉拉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拉拉袖并收藏大明求生记最新章节第三百九十九章 郓城往事(上)_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