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四,仲春将至,寒霜渐退。

只是蜀州与深处江南道的玉京城不同,此时的玉京城已经春神来临,万物复苏,而蜀州却还是那副霜寒景象。

一条川水穿过整座庸都城,经过蜀州八个津站渡口,是往来货商的必行之路。

只是还剩两日就到年关了,那些往来的货船在前两日就已经渐渐的少了,今日整条川江之上更是仅有一片孤舟在撑船渡客。

船身不过一丈的乌蓬船行驶在宽逾十数丈的川江上,再加之落雪的景象,就显得更为萧瑟。

船尾的老翁披着蓑衣,尽管戴着斗笠,但他的头发上还是沾染了些许雪花,使得双鬓更加斑白。

老翁一边摇着木桨,一边抬头看向前方城郭的轮廓,他指着前面喊道。

“客官,这就到庸都城了,您是要在哪个渡口下船呐?”

闻言,穿着玄色深衣,戴着风兜的李夜清走出船舱。

李夜清将浮生画轴和霜降剑都藏在深衣的里面,他擦拭了落在鼻尖的雪花,看向前方愈来愈近的庸都城,不禁心生感慨,距离上一次在庸都,已经过去了七年多。

“就在胡姬酒肆旁的渡口下船。”

言罢,撑船的老翁道了声好,就更加卖力的摇动起手中的船桨。

入眼处,一道开在水路上的厚重城门也渐渐清晰起来,城关上的庸都二字如刀砍斧凿一般深刻。

城关旁的兵士披挂着厚重的甲胄,手持长戈拦下了即将进入的庸都的乌篷小船。

老翁将乌篷船划到了岸旁,两名守城的兵卒只是简单打量了两下船上的李夜清,随后就让其进入庸都。

李夜清本以为会需要出示些文书之类,但没想到庸都目前的城防也并没有这么严谨。

在通过城关时,李夜清看见了城门和城砖上的箭痕以及细微的裂纹,这些都是多年前战后留下的印迹。

庸都城地处大玄西陲,是大玄国最大的边关重地,其建制规格也仅仅比玉京城略逊一筹。

而在庸都城西城门外十里,就是当年圣人西逐妖魔时经过的龙武关,如今这许多年已没有了战事,但西方诸国的妖魔氏族们仍然虎视眈眈着大玄这块中原之地。

沿着川江水道一路前行,李夜清看着雪景中的庸都城各个坊市,模样并没有太大改变,还是和自己当年所在时一样。

进入庸都后,沿江而下莫约两盏茶的功夫,那面挂着胡姬酒肆幌子的酒楼就出现在李夜清的眼中。

乌篷船的船沿磕在渡口的浮石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李夜清走下小船,从深衣的衣袖中摸出了一锭小银。

老翁接过银锭,放在牙上轻咬了一下,随后便满心欢喜,千恩万谢的向李夜清道了别,有了这锭银两,今年他家也能过个好年关了。

李夜清走上庸都的长街,如果不曾记错的话,这里位于庸都城的东陲,名为龙光坊。

大玄诸地都沿用的一坊一市制度,不算那还在修建中的盛京,玉京城规模最大,除却宫城外共计有一百零八坊,而庸都稍逊之,但也有七十个坊市。

虽然蜀州的霜寒犹在,可这街道上却仍然热气腾腾,热闹非凡,一点不逊色于玉京城。

只是相比玉京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大玄镇妖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旗只为原作者大先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先生并收藏大玄镇妖师最新章节第三百三十八章 归位